肿瘤距“菊花”不足5厘米,保肛门还是保性命(2)
如果将这项技术打个比方,就类似于把一个小小的“气球”放入九曲回肠之间,阻断肠道内的“便便”往下走的可能性,一方面切断这些“便便”流进吻合口、造成腹腔感染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重建一个专家随时可以取出来的排泄通道(引流管),随着患者肠道吻合口顺利愈合,拔出引流管,患者就恢复了肠道功能。
华汉巨副主任医师介绍,这种创新的手术方法因为效果可靠,基本上和传统的回肠造口一样,所以,同样也适用于高龄、糖尿病、新辅助放化疗、超低位吻合等高危的结直肠癌患者,能够有效的避免吻合口瘘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免除了低位直肠癌传统手术需要的临时造瘘及后期回纳手术。目前,该手术方式已经获得相关国家发明专利1项、同时也获得了欧美的国际发明专利,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肛肠专业国际权威杂志。
结直肠癌喜欢“捉迷藏”做好这件事可以救命
2018年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发52.1万结直肠癌病例,24.8万人死于这一恶性肿瘤,相当于每2分钟就有1人死于结直肠癌。在短短的30年间,中国的结直肠癌的患病人数增长了700%,位列全球第一。
结直肠癌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病程发展比较漫长,从肠道内的小息肉发展成为结直肠癌往往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它是最好预防的“傻子癌”,但在我国,大部分患者往往等出现了腹痛、消化道出血(黑便、血便等)、消瘦、腹泻、腹部肿块、排便习惯改变等结直肠癌的报警症状,甚至是出现肠梗阻以后才去就诊。而一旦出现上面这些症状,往往患者已经处于结直肠癌的中晚期,甚至已经丧失了手术时机。
近几年,还有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中招”,其实如果尽早做肠镜筛查,早期的结直肠癌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超过90%,而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20%。
在此,专家强烈建议那些年龄超过40岁,或者有高危因素如家族史,饮食、作息不规律,长期压力大、熬夜的人群去做个肠镜,这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也强烈呼吁把肠镜纳入个人必要的体检项目,这是医学进步给我们每一个人的发现癌症、治疗癌症的生存机会。
来源:杭州日报
文章来源:《结直肠肛门外科》 网址: http://www.jzcgmwk.cn/zonghexinwen/2021/1021/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