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癌二十多年,50岁肿瘤专家因癌离世,留下4个
3、经常大鱼大肉,饮食结构失衡
3、补给
参考资料:
合理的营养补充对于癌症患者的预后可起到不错的助益,世卫组织曾指出,依靠改善癌症患者的膳食营养,可减少10%的死亡。临床上因癌症死亡的患者中,约有4成是因为不良膳食和生活方式所致。
1、长期处于疲劳和压力
4、对疾病不重视
2018年7月,他重新回到诊室,一边抗癌一边治疗病人,直到2019年6月去世,享年50岁。从患癌到离世,15个月的时间,他依然看诊了600位病人,参与100台手术。
1、信心
很多肠癌患者将他视为最后希望,2018年,王磊病倒了,查出了胰腺癌晚期,他依然坚持带病出诊,面临同事、家人的劝阻,他总是说“我没有办法拒绝来求诊的病人。”
罹患癌症后就跟“打仗”一般,做好前线的补给工作十分重要,要为身体提供优质的营养补充。
据统计国内目前有超过100万人因直肠癌、肛门癌等疾病切除了肛门,只能在腹壁上开一个口子,通过造口来排便,面临种种并发症,肉体痛苦,精神尊严丧失,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临床上很多癌症患者都存在免疫力差的问题,癌症本身就是免疫力与癌细胞搏斗失败后产生的结果。患癌后,免疫力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癌症患者的免疫力显得尤为重要。建议患者在日常要保持有规律、良好的睡眠,这样做可以让身体保持规律性,让体内的淋巴细胞数量上升,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肿瘤患者需要调整好自己身体的功能,保护好自身的免疫力,保持充足睡眠,做好准备持久“抗战”。
很快,时间来到了第二年3月,单位组织的体检中发现他的CEA肿瘤标志物异常,身为消化道肿瘤的他对此有了不好的预感。果然,后续的检查结果显示他罹患胰腺癌晚期,并且已经发生了肝脏转移。检查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王磊自己也难以接受,他一直是家里身体最好的那个,没想到就这么病倒了。
吸烟是诱发胰腺癌发生的明确危险因素,而饮酒会导致胰腺组织损伤,容易因此而诱发胰腺炎,反复发作的胰腺炎癌变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2、配合
临床上确诊胰腺癌的患者中约有85%有高血糖表现,47%有确诊糖尿病,2型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很密切的联系。除了糖尿病以外,胰腺炎也是诱发胰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但很多人在患病后没有引起重视。
1、患癌前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保肛还是保命成为了很多癌症患者的两难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王磊教授致力这一痛点研究了二十多年,确定距齿状线2厘米可保肛的直肠癌保肛手术新标准、研发天河术、直肠癌“保护神经、保留筋膜、保全包膜”性功能保护手术技术......
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生命长度已经变得有限,所以要更加尽力治疗每一位病人。
[2]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38(05):1006-1030.
患癌后,同为患者的王磊教授总结了一些抗癌的经验,希望以此来给他人带来帮助。
确诊后,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性的治疗也非常重要,治疗手段包括有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以及生物免疫治疗等。
很多患者在确诊癌症后,感觉“天都塌了”,长时间处于压抑、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下,这对于病情的预后和控制都很不利。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曾发表过一篇研究指出,癌症患者在确诊1年内,心理问题是最为严重的。患者因自杀、事故死亡的风险是其他人的近20倍。
2、吸烟、酗酒
2017年下半年,王磊时常觉得腰部疼痛,感冒后很难痊愈。但当时他并没有当回事,只当自己是劳累过度导致的免疫力下降。
图源网络
2018年4月,他躺在自己最熟悉的手术台上进行了10多个小时的手术,手术切除了他的脾脏、80%的胰腺、部分胃以及肠道周围大部分的神经。手术让他在术后的一年都无法正常进食,8成的营养只能通过输液来维持,原本身材高大的他变得十分瘦削。
文章来源:《结直肠肛门外科》 网址: http://www.jzcgmwk.cn/zonghexinwen/2022/0808/888.html